查看原文
其他

弄潮丨胡舒立:激进改革,敢为人先的新闻"女教父"

陆鹏鹏 新三届 2020-02-26

     

本期人物



胡舒立,1953年生于北京,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,1982年毕业进入工人日报社任职。1992年任《中华工商时报》国际部主任和首席记者;1998年创办《财经》杂志;2009年创办财新传媒任总编辑,2018年卸任。现任财新传媒社长,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,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;同时担任路透社采编顾问委员会委员、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媒体委员会委员等职。


原题 

胡舒立:激进改革,

敢为人先的新闻"女教父"



作者 | 陆鹏鹏

原载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



原编者按:40年,人生于不惑,国家见繁盛。改革开放40年,回望来路正当时——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;从世界工厂到中国智造;从经济特区到“一带一路”;从“赶上时代”到“引领时代”!


时代需要被铭记与见证,在这40年里,国家政治经济稳步发展,为传媒行业奠定了基础。在这40年里,传媒行业作为瞭望者不断记录着国家的发展与变迁。在这40年里,传媒行业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腾飞。



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路程,在这之间,不少传媒行业的从业者经历了纸媒的黄金时代,也见证了新媒体的繁荣兴盛。在这40年里,总有一些先驱者用锋利的笔尖戳穿这个世界的阴暗面,推动时代的进步,胡舒立便是其中一员。



从记者到主编,只为做得更好


“我一生的追求,就是在一家好媒体里当记者。因为没有好编辑,所以我才做部主任;因为没有好主编,所以我才自己做主编;因为没有一个满意的平台,所以我才出来办《财经》。”——胡舒立


这句话更像是对胡舒立创办财新传媒之前人生经历的概括。


胡舒立1953年生于北京,祖籍浙江上虞丰惠。其外公胡仲持是位知名的翻译家,也是《申报》的编辑。大外公胡愈之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,是中国新闻出版界的开拓者。胡舒立的母亲曾是《工人日报》的高级编辑。


1978年胡舒立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,大学毕业后,胡舒立加入了《工人日报》,主要做调查报道。当时,胡舒立出了一篇颇有影响力的文章,是关于1985年关于河北省华北油田的揭露性报道。


1992年,胡舒立选择告别党报,离开了任职10年的《工人日报》,到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《中华工商时报》任国际部主任。这个能对经济发言的小舞台也让其成为了“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”。在这期间,她认识了诸如高西庆、王波明等人,这构成了胡舒立事业的核心朋友圈。



11年做了两件事:

创办《财经》杂志和离开它


1998年胡舒立联手王波明,《财经》杂志横空出世。在杂志成立之初,胡舒立提出两个条件,其一是王不得干涉采编和杂志内容;其二是提供一笔200万元的经费,以此保证记者的高收入,以防记者受贿。胡舒立希望用这份杂志去叙述真实的中国。


《财经》杂志以调查性报告著称,创刊号一出街便揭露了金融黑幕。


美国杂志《纽约客》在胡舒立特写中写道,1998年4月《财经》的创刊号做了一则爆炸性的封面特稿,报道对象是琼民源案,一家地产公司虚报利润后股价涨了四倍。《财经》报道说,散户投资者损失了几百万元,而事先得到消息的内部人员则早已卖掉股份。彼时,监管者愤怒了,他们指责《财经》无视新闻纪律。


从那以后,《财经》屡屡揭幕市场黑幕,《基金黑幕》《银广夏陷阱》《庄家吕梁》等文章相继问世。这些文章报道揭露了中国股市界的黑幕,尖锐地批评了证券市场那些丑恶的现象。



2001年美国的《商业周刊》将胡舒立誉为“中国最危险的女人”。原因是创办不过三年的《财经》杂志,“搅动”中国的证券市场,以揭黑式的调查性报道敦促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对市场的肃清和整顿。


胡舒立曾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这样描述自己的心得:“我知道如何把握报道的界限,我接近界限,甚至推动它,但我绝不会跨越它。”


凭借“独立、独家、独到”的办刊方针,《财经》也成为中国最好的商业财经类杂志。有媒体报道称,彼时,《财经》年广告收入以亿元计算。一个只有200多名员工的媒体团队,创造出这样的价值,远超国内传统媒体的人均生产率。


胡舒立曾说过《财经》是啄木鸟:“不是为了把树击倒,而是为了让它更直。”


秉持着专业的新闻主义,《财经》在创办后的十数年一直享有美誉。直到2009年7月,《财经》接连4篇稿子被“枪毙”,均是涉及敏感题材的文章。由于新闻采编业务不断被干预,胡舒立终于还是离开了《财经》。


讽刺的是,在创办《财经》之初胡舒立还曾提出“不得干预采编内容”的要求,在11年之后这一约定化为乌有。


从1998年4月到2009年11月这11年又7个月间,胡舒立只做了两件事:在45岁这年创办了一本叫《财经》的杂志,然后在56岁这年离开它。


左起陈湘安、谢一宁、傅绍万、胡舒立


财新实行全面收费

胡舒立的激进赌局


2009年,胡舒立率团队一百多人辞职,并在年底创立财新传媒。毋庸置疑的是,《财经》的成功与胡舒立密不可分,作为创始人,胡舒立的离去也意味着媒体时代的变革正在悄然拉开序幕。


“财新传媒成立短短半年,就得到了强大的资源整合,树立起了影响力。我们这个团队离开了《财经》,创立了财新,不是一个孤立的、偶然的事件,它的大背景是国内整个媒体行业在旧的体制下经历了1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,无论在制度、管理、人才还是内容生产、传递模式、商业模式等方面都遭遇着重大挑战和瓶颈。”财新传媒执行总裁兼总经理吴传晖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说道。



吴传晖表示,选择离开是为了创新,也是为了求变,为了一个新的10年的发展。正如其所言,凭借独立尖锐报道的风格,财新传媒在胡舒立的带领下飞速发展。在保证高质量新闻内容的同时,财新在尝试推出新的制度、产品和模式。这也为之后的有偿新闻试水奠定了基础。


财新传媒的商业模式一直也为资本所看好,先后经历了6轮融资,腾讯、华人文化、蚂蚁金服等先后跟投,最近一次D+融资在2016年11月2日,投资方为西部资本、招银国际等。



图片来源:天眼查


2017年10月16日,财新开始了内容付费的全面探索,宣布自2017年11月6日起,财新网主要的新闻内容将实行收费或分时收费。购买《财新周刊》数字版(298元/年),可立即成为用户,并在三周后平稳过渡为“财新通”用户(498元/年)。




财新网隶属财新传媒,除了财新网,财新传媒旗下还有《财新周刊》、财新国际、财新《中国改革》等媒体产品。此前财新属于半收费性质,旗下的《财新周刊》、“数据+”和英文产品均收费,财新网免费。


如今财新网的收费意味着,财新将是国内首家实施全面收费的媒体,将像壮士断腕搬抛弃一大批所谓的“非核心用户”,即便是从全球的新闻产业实践来看,这也是罕见的。


胡舒立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中国读者享受免费的幸福程度太高了。”也正是这一句话为财新的全面付费埋下了伏笔。



市场与传播力

新闻付费面临两个问题


在改革与创新方面,财新无疑是行业里的先行者。但试水全面付费之初,不少人对财新未来是否能成功充满质疑,胡舒立因此承担着巨大的压力。


一点资讯总裁陈彤就曾公开表示,不太同意新闻能收费,媒体毕竟不是盈利机构 。


新闻付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,其难点在于培育收费市场。在财新之前,有不少媒体尝试过新闻付费。2010年,人民日报社建立起付费墙制度,但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。


一方面媒体付费限制了新闻的传播,另一方面,对读者的忠诚度是也一种考验。


事实证明,在试水全面付费模式之初,财新付费产品仅占总收入的10%,在短期内要支撑公司的收入难度不小,广告收入仍是营收主要大头。


华人文化董事长黎瑞刚也曾说过,投资财新传媒就是出于战略性考虑,看重这家平媒在行业的影响力,并且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亏损。


财新付费能否成功,直接影响着更多新闻平台的决策,也帮他们节约了试错成本。而对于财新自身而言,激进意味着一场赌局。



专业撑起的底气


虽然财新全面付费的尝试面临着诸多问题,但行业里仍有不少人表示支持。蓝鲸采访的一系列行业人士都有一个共识:财新传媒应该是国内最有底气对新闻实施收费的媒体,胡舒立则是最有可能推动这一模式的人。


“我非常期待财新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,优质的内容,不论是知识还是资讯,都值得付费。坦白说,如果财新都不值得付费,我就想不出中国同类媒体还有哪家有这个价值了。”新榜创始人徐达内曾在接受蓝鲸采访时说道。


徐达内还表示,胡舒立是自己非常尊敬的媒体人,践行专业主义的楷模。


凭借流量换广告是一种流行的商业模式,但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,付费阅读从来都是难以放弃的梦想。一些前财新人透露,公司一直采用“高薪养廉”,采编和市场高度分离,而这也是胡舒立口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最大保障。


左起陈平、胡舒立、张伟光、鲁难


付费用户超20万

胡舒立告别内容一线


如今已是2018年末,时隔一年,在这一场赌局中,胡舒立取得了不错成绩。今年11月6日,据证券时报报道,“财新通”个人付费用户超已经20万,续订用户数增长强劲,接下来,财新将继续扩大读者面,会推出多种其他方式,降低财新的阅读门槛。


据胡舒立透露,目前财新网月PV过亿,UV5000万。此外,注册用户数超200万,阅读时长持续增长、页读数高于业内水平。


胡舒立坦言,财新在中国首推付费阅读,承担了巨大压力,也获得了事前没想到的、来自沉默大多数的巨大支持。但财新仍然要不断改进运营和服务,现在面对的技术挑战也是很大的。财新网有理由走付费模式,靠的是高质量新闻,同时,财新需要不断扩大读者面。


倾力提供高质量原创财经新闻内容,这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胡舒立而言是个挥之不去的情节。在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这几年,财新所做出的变化、探索、创新在行业里可能是无人能及的,这也是胡舒立为财新所带来的底气。


今年1月,在《财新周刊》总第784至787期版权页上,总编辑的名字已经有原来的胡舒立变成王烁。财新传媒公告显示,卸任总编辑后,胡舒立将继续担任CEO及社长之职。



这也意味着“中国最危险的女人”正式告别了采编一线,将事业重心放到了财新未来的战略发展上。作为中国新闻的“女教父”,如今的胡舒立已经65岁,在传媒行业工作超过30余年。即便辞去了总编辑之职,胡舒立仍是财新的标签,仍是中国传媒界的强势符号。


胡舒立专题

胡舒立: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

胡舒立:大真无争张善炬

胡舒立:黎海波的胸中丘壑

胡舒立和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

新闻专业主义需要众多自觉的新闻人

我对媒体转型的再思考

我们要培养掌握媒体工具的

现代知识分子,而非新媒体工匠

胡舒立:王石的担当与奋进


原载 |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



表扬小号

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


媒体人之亲历

林晨:我在新华社三十年

李辉:他诠释了媒体人的另一条路

詹国枢:经济文章的三条半标准

张善炬:跟着锦涛书记跑乡下

张善炬谈新闻采编:拜托,留住细节!

郭庆光:新闻小鲜肉要有专业自信

徐世平:挑战企鹅帝国的资深媒体人

徐世平:媒体融合转型的资本动力

徐世平:新媒体老总的一天

李培禹:我在《北京日报》三十年

孟国治:我宁愿没有这个一等奖

刘澜昌:罗湖桥那边的记者生涯

张岳庚:在北极守望北极熊

张岳庚:我两次从南极归来

黄清水:30年前农村大包干采访追忆

鲁晓晨:新闻人虽力薄而努力不懈

吴晔:我一直很认真地幼稚着

刘建生:我拍邓大人

刘建生:锦涛同志给我号脉

何砚平:马海德医生的名片

班和平:孝子贤媳活埋“黑蛇精”父亲

刘宇: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的化石

侯杰: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

贺延光:不为历史留下空白

刘香成:行走在历史中定格中国

于文国:四十年的变迁之平民视角

这些照片见证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

刘宇:像游客那样拍照,记者镜头下的朝鲜 

彭大林:人民大学广播站的记忆

宣奉华:文章不为千金卖,光明顶上啸天风

郭玲春:她触摸了人的灵魂,

一个优秀记者不仅只有才华和勤奋

新华社内参让副总理公开做检讨,

中央由此取消副总理级专机




记录直白的历史

讲述真实的故事

长摁二维码  

加盟新三届

我们不想与你失联

备份新三届2

余轩编辑、工圣审读


公 号 征 稿

主题包括但不限于:


童年  文革  上山

     当兵月   青工  高考

校园  浪漫  菁英

       职业  学术   人生  

教育  养老   兴趣爱好

……

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

40后、50后、60后的关注热点

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

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

投稿邮箱:1976365155@qq.com

联系人微信号:james_gz7

联系人电话:13570472704


28度热能裤

一穿就热七八度

抗寒过冬

到哪都能扛得住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